第1126章
书迷正在阅读:大秦:不装了,你爹我是秦始皇、饕餮术士、LOL:我真是联盟职业选手、温柔野着(GB)、商店主与圣骑士(西幻游戏)、小三上位[出轨]、万人嫌的二流货色师妹生涯(仙侠 np)、碾珠(1v1)(古)、惊!我的炮友对象竟是我的课代表【高h】【1v1】、你仔细听(先婚后爱1V1)
??至少不值得他们以命相搏。 ??“果真如此,邺城人心将土崩瓦解。”袁熙长长地吐了一口气。 ??虽然辛毗对度田还有一定的抗拒,此时此刻,却不得不极力鼓吹度田的好处。“将军所言甚是,所以说服诸将并不难。至于审配,他身为首恶,难逃一死,信与不信,并不重要。我们最关心的是去其根基,让他独木难支,必要的时候,甚至可以砍下他的首级。” ??袁熙连连点头,脸上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。“还有田丰父子。” ??—— ??辛毗没有住在袁熙府中。 ??与袁熙见面之后,他就悄悄地离开了。 ??审配虽然安排了人监视袁熙,但袁熙贴身的亲卫还是袁氏部曲,不少人还是江淮游侠儿。他们对审配没什么好感,也没兴趣陪着审配一起死。见辛毗去而复返,袁熙不仅有机会保住性命,还有可能将功赎罪,自然愿意配合辛毗。 ??辛毗游走在邺城的阴影中,散发印好的文章,寻找策反的目标。 ??在郭女王的配合下,他很快就与一些冀州籍将领取得了联系。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,不少人都选择了合作。 ??即使有个别人出尔反尔,想抓住辛毗,向审配报功,也没能得手。 ??辛毗来得突然,不给他们准备的机会。去得隐秘,一出门,就再也找不到他的影子。 ??数日之间,当城外传来朝廷的大军四面进逼,徐州刺史刘备与前将军段煨、左将军杨奉、右将军董承合作,即将强渡漳水的消息时,城里也开始人心动摇,请降的声音越来越响。 ??审配听到风声,勃然大怒,命人四处查访,却找不到源头。 ??他非常不安,一面派人加强城防,准备迎战朝廷的大军,一面派人召集诸将,统一思想,做战前动员。 ??结果让他大失所望,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对坚守邺城没什么信心,不少人还委婉的提出,应该趁着大军还没有围城,立刻请降。 ??审配又惊又怒。 ??关键时刻,田丰站了起来。 ??第九百二十章 釜底抽薪 ??田丰从袖子里抽出一卷纸,扬了扬。“汝南许靖的所著的《度田利弊论》,有没有人读过?” ??诸将面面相觑。 ??就算没和辛毗接触过的人,多少也听说过这篇文章。 ??月旦评的名声太大,许靖作为月旦评的主持人之一,即使是武夫也略知一二。 ??很多人愿意和辛毗合作,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关键因素。 ??“看来还有人不知道。”田丰微微一笑。“那我就读一遍,你们听一听啊。”说完,清了清嗓子,开始诵读文章。 ??审配脸色铁青,眉头紧皱,心中不快。 ??他不知道田丰这是什么意思?还怕这篇文章的影响力不够大,特地在这里读一下,让所有人都知道? ??他读这篇文章的时候,就几乎被说动。如果不是考虑到老家的土地都已经被抄没了,比度田还彻底,他都有可能考虑投降。 ??田丰不急不徐,抑扬顿挫的将文章读了一遍,最后微微一笑。 ??“是不是觉得言简意赅,有理有据?” ??诸将还是不说话,但眼神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。 ??他们也觉得许靖这篇文章说理透彻,逻辑通顺,只是……要将土地就这么交出去,实在有些舍不得。 ??“可是你们想过没有,既然度田如此有利,为何汝南至今没有度田?” ??众人一愣,都有些傻了。 ??他们并不知道汝南有没有度田,但他们本能的相信田丰。既然田丰说汝南没有度田,那汝南肯定就没有度田。 ??“敢问诸君,既然汝南人许靖如此赞成度田,为何汝南不度田?” ??田丰一边说,一边将文章撕开,直至撕成一堆碎片,然后顺手一抛。 ??纸片纷纷扬扬,撒得到处都是。 ??“汝颍人的话,你们也信?”田丰冷笑一声,环顾四周。“我冀州何以至此,难道不是因为汝颍人吗?事到如今,你们还听信汝颍人的片面之辞,以为请降就能免死,与儿童何异?” ??堂上一片死寂,但诸将的神色明显有些变化,不少人低下了头。 ??审配喜出望外,不由得暗赞田丰高明。 ??这才是釜底抽薪。 ??汝颍人就是伪君子,一句话也不能信。 ??田丰摆摆手,接着说道:“颍川荀氏依附朝廷,荀彧之女入宫为贵人。天子待荀氏可谓厚矣,可是颍川度田了吗?没有。袁本初兄弟火烧皇宫在先,起兵在后,天子赦其必死之罪,不可谓不宽容。汝南度田了吗?也没有。可是,荀攸、辛毗却在河间度田,而且不留余地。” ??田丰停住,一声叹息。“难道我冀州人就这么愚蠢,一再被汝颍人玩弄于股掌之上?被他们当作牺牲,还要为之鼓与呼?” ??堂上一片死寂,只是多了一些粗重的呼吸。 ??过了一会儿,有人起身抱拳。“依先生之见,我等当如何?” ??“很简单。”田丰平复了心情,淡淡地说道:“要我们称臣也可以,请天子下诏,赦免诸君。汝颍人不可信,但天子可信。只要看到天子的赦免诏书,诸君就不必有后顾之忧,随时可以开城迎驾。” ??他转头看向审配,一声轻笑。“当然,天子兴师十万,耗费千金,不能没有人承担责任。正南,你我共当之。”